在碼垛機器人選型中,臂展與負載是核心參數(shù),直接決定設備適配性,以下為選型要點:
一、先懂參數(shù):避開基礎認知誤區(qū)
負載:需算 “物料重量 + 抓手重量” 總和(抓手重量根據(jù)抓手類型的不同重量也不相同,需要根據(jù)物料的特性選擇合適的抓手類型,向定制抓手的廠家落實確切的重量),而非僅看物料單重,是機器人承重底線。
臂展:指手腕到旋轉中心最大距離,需同時覆蓋 “取料 - 碼垛” 水平距離 + 碼垛高度,避免 “水平夠、垂直堆不到”。
二、選型兩步走:精準匹配需求
1. 定負載:算總重 + 留冗余
計算:總負載=物料重量+抓手重量(例:25kg物料+10kg抓手=35kg總需求)。
冗余:加 10%-20%(上例需選 35kg 以上,優(yōu)先40kg以上機型),避免滿負荷損設備;勿盲目選超需求負載,防成本浪費。
2. 配臂展:按場景定范圍
原則:臂展≥水平距離 + 垂直高度適配需求,可參考廠家 “三維工作范圍圖”。
以生產需求為核心,算準負載(加冗余)、配好臂展(覆全范圍),避參數(shù)誤區(qū),即可選到適配且性價比高的碼垛機器人。